据切它网报道:11月1日下午,市委党校调研组抵达大朗,就该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具体经验和做法进行调研。
座谈会上,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大朗镇委委员傅秩恩介绍大朗产业转型的先进经验,随后还参观了东莞标检和颖祺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调研,调研组对大朗以信息化提升传统毛织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做法表示肯定。
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作为专业镇建设先进单位和省“双提升”示范专业镇,目前大朗已成为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3个试点单位之一、首批15个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并成为省现代信息服务业技术创新专业镇。
傅秩恩表示,大朗一直非常重视培育、扶持现代信息服务业,该镇现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1家。2010年末大朗实现省市科技(专利)立项61项,专利授权量总数达到1935件,比2005年末增加1255件。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是一个重要内容。”傅秩恩说,近年来大朗镇不断投资毛织产业,鼓励毛织企业转型升级。去年,镇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引进数控织机,目前全镇企业使用数控织机数已近3万台,可节省劳动力10多万人。
在信息化方面,大朗鼓励企业在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阿里巴巴网等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在大朗毛织网站设立供求专栏,建设电子贸易商城,实现毛织产品端对端的无间隔贸易。目前,有2000多家毛织企业在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改造旧厂房发展信息服务业
自2008年以来,大朗共有133家加工贸易企业成功转型,145家外资企业开拓内地市场。傅秩恩表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盘活了大朗镇中心区的集体物业,加快了对旧村、旧厂房的改造。
据介绍,目前大朗已完成了规划用地47公顷、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的长盛二期城市设计,办理了项目用地的有关手续,计划拆除厂房17家,腾出空间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经济。改造占地2.7公顷的旧厂房,建成了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园一期,已有软件开发、网络设计等50多家企业进驻,进驻率达到100%。
“改造旧村、旧厂房虽然没有直接效益,但通过这些行动,促进了大朗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傅秩恩说,大朗还通过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打造长盛广场“核心区”,大力推进数据化办公等多个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大朗的做法走在全市前列,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调研组一行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研,均认为大朗产业转型升级措施多、效果好,转型后,传统产业生机勃勃,经济发展也有了新的活力。(来源:东莞日报 文/程玮坚)
·机械及行业设备黄页 | ·电子元器件黄页 |
·电工电气黄页 | ·五金、工具黄页 |
·照明工业黄页 | ·汽摩及配件黄页 |
·交通运输黄页 | ·安全、防护黄页 |
·仪器仪表黄页 | ·包装黄页 |
·印刷黄页 | ·环保黄页 |
·纸业黄页 | ·服装黄页 |
·服饰黄页 | ·礼品、工艺品、饰品黄页 |
·家居用品黄页 | ·家用电器黄页 |
·通信产品黄页 | ·办公、文教黄页 |
·运动、休闲黄页 | ·玩具黄页 |
·食品、饮料黄页 | ·数码、电脑黄页 |
·能源黄页 | ·化工黄页 |
·精细化学品黄页 | ·橡塑黄页 |
·冶金矿产黄页 | ·纺织、皮革黄页 |
·农业黄页 | ·建筑、建材黄页 |
·医药、保养黄页 | ·传媒、广电黄页 |
·商务服务黄页 | ·项目合作黄页 |
·二手设备转让黄页 | ·加工黄页 |
·代理加盟黄页 | ·库存积压黄页 |